编织幸福的乡村教育 ——高延安

来源:赤峰广播电视台作者:2021-09-06 17:19:00 查看数0评论0

扎根乡村教育32载,临危受命任乡村小学校长11个春秋,历尽艰辛改善办学条件,千方百计让教师幸福工作,呕心沥血让学生幸福成长,他用初心、智慧和汗水编织着幸福的乡村教育!

——题记

谈起内蒙古赤峰市的乡村教育,宁城县头道营子实验小学的校长高延安令人肃然起敬。

高延安生在一个小山村,3岁失父,8岁丧母,兄弟5人在19岁大哥的带领下艰难生活,铸就了他坚强的性格,更埋下了乡村情结。1989年,年仅19岁的他,师范毕业当了一名乡村教师。这时,看到身边与自己一样大小的同学因贫穷而不能完成学业实现梦想,深感农村孩子对教育的渴望、期盼。扎根农村,当孩子喜欢的老师,让农村孩子走出大山,开启幸福人生,成了他的教育理想。

21年的乡村一线教师岗位,无论是教学,还是当班主任,他都坚守为农村孩子未来幸福奠基的初心,并付诸于行动,他也从一名普通教师,成长为教导主任、副校长,2010年9月担任头道营子实验小学校长。

一路走来,浓浓的乡村教育情怀更加坚定,改变这所乡村学校的教育现状,办一所美丽而幸福的乡村小学,让学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,铸梦远航,成为他努力追逐的更大的乡村教育梦。

高延安上任之初,学校困难重重。校园空间狭小,孩子活动场地不足,校舍不足,低矮的土房还存在安全隐患,学生食堂只能容纳50人吃饭,也解决不了学生住校问题,来自10个自然村的学生,每天往返家校,非常辛苦。教师没有稳定的办公地点,缺乏工作激情,留不住教师。由于条件简陋,设施落后,师资薄弱,许多孩子跑到城里读书,家长放弃种地到县城陪读。学校已不受人关注,提高教育质量实属难上加难,10多年间学校基本上没有新的发展,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蹒跚蹀躞,徘徊不前。

他认为,幸福的乡村学校首先应该是美丽的。改善办学条件,让校园美起来,便成了他的第一要务。他向家长和老师们许下诺言:办一所农村小而美的学校,让老师们幸福工作,让孩子们幸福成长!

他开始筹划新校区的建设,抓住国家校安工程的惠民政策,要在两年内完成新校址教学楼、宿舍楼和食堂建设,实现几代头道营子教育人入住教学楼的梦想。

要建设一所新学校,谈何容易,要办的手续,办事的程序极其复杂。为了节省资金,节约人力,办事快捷,他亲自跑起了项目。于是,节假日成了工作日,顾不上陪伴妻儿,起五更爬半夜,一心扑在学校建设上。

学校距离县城60多公里,为了加快新校区建设速度,解决办手续交通不便的困难,在家里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,他说服妻子购买了家庭轿车。

他没了寒暑假,腊月二十八、二十九别人都在准备过年了,他却在市里办手续。“七天办完土地申批手续”“一个月办完项目设计预算、招标开工”成为佳话,各部门办公人员说:“别的学校是工作人员跑手续,高延安校长亲自上阵,何等辛苦”。而高延安却说:“学校人员少,没车辆,他们教学,我跑项目,目的是省钱省人,加快进度,相比一线老师,他们更辛苦!”

项目资金不足,他就精打细算,多方争取。能与上级和外部争取的尽量争取,能与建筑商讲价从不多给,能节约开支的从不乱花,能师生动手完成的就自己干。平整操场,村里免费运送砂石400余方,镇政府免费建了篮球场,村石材厂义务提供文化石,修路企业免费铺设水泥路,村民自愿让高压线路在自家农田埋杆架线,安装变压器,全体家长自发参与学校搬迁。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,平整操场、栽种花木、开辟劳动基地、建设校园文化,先后为学校节约资金200余万元。在各方的感召下,高延安校长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师,在党旗下做出“送我一棵苗,还您一片荫”的庄严承诺,以回报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期望。

2013年秋季,新校区的教学楼、公寓楼、学生餐厅终于竣工。11月4日,是头小师生最难忘的日子。这一天,他们搬进了新的教学楼,看着宽敞的教室、明亮的大窗、雪白的瓷砖墙壁……他们万分激动,满满的幸福感!

接着,高延安又多方筹措资金,更新教师办公设施,改建功能库室,填置宿舍和食堂设施,完成了运动场草坪铺设,建起了体育馆,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。

他亲自带队赴香河考察办公设备,以减少中间环节,20万元的设备,14万元采购到校。学校封闭篮球场是他带着4位教师设计、网上采购围栏、组装完成的。

高延安还善于争取外援,北京慈善协会金鼎轩公益基金会、周大福慈善总会、神华集团、北京王希福先生、北京石景山慈善总会、石景山区政府、上海恒泰证券、赤峰市“向阳花”爱心助学站等先后为学校捐赠教学与生活设施设备。

小学迁新校区,老校区办起了幼儿园。“办宁城县西部山区最美的一所幼儿园”,是高延安校长给师生和家长的又一承诺。从2013年4月开始着手幼儿园建设,翻建附属用房,新建教学楼和教师周转宿舍,无不凝聚了他的艰辛与智慧。为了尽快让孩子拥有安全、标准、舒适的学习环境,2014年4月他带领全体幼儿教师,赴唐山考察幼儿园环境创设,回来后组织教师平整操场、创设环境,自制学具和玩具。期间,他与老师同劳动,早来晚走,吃住在校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一所面貌全新,环境优美,设施齐全的幼儿园给了孩子们,孩子们的笑容、家长的称赞是最好的证明。高延安校长却因劳累感冒发烧,不得不住院治疗,幼儿园教师也有12人因过度疲劳患病住院。

学校环境变美了,教学设施齐全了,校园处处充满美的气息,孩子们纷纷从城里回流到学校。此时的头小,成了宁城县最美的一所乡村小学,开启了师生们的幸福教育之旅!

但高延安却显的有点苍老。老师们说,“校长来时年轻帅气,现在变得有点背驼,鬓角白了”。是呀,陪伴他数年的小车由新变旧,在家校之间60公里的路上足足跑了20多万公里。

学校离县城约65公里,交通不便,教师流动大,10年间,新招录分到学校的教师共74人,调走的达33人。每年的九月,有退休教师离岗,有工作几年甚至已经成为骨干的青年教师调出,都是高延安校长最伤心的日子。2014年9月8位青年教师一同调进县城,全部都是优秀的班主任,高延安校长留下了无奈而伤心的泪水。

让乡村孩子在校幸福学习,首先要让老师幸福工作。留住教师,“让教师幸福工作,引领教师幸福成长”成了他建设教师队伍的目标!

人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周到贴心的后勤保障,教师在校园里幸福地生活,是留住教师的前提。他争取资金,建了舒适的教师周转宿舍。组织教师开辟劳动基地,自种蔬菜、养猪、养鸡,改善伙食,降低成本。老师们住得好了,吃得香了,高延安又在精神上对教师加以引领。他与青年教师沟通感情,谈教育理想,说对乡村教育的认识,培育他们的农村学校情杯,让他们扎根学校,服务农村。业余时间与老师们一同打球、登山、读书和座谈,谈生活中的烦心事,叙工作中的得与失。老师的困难是校长的心中事,每年新年、教师节组织教师开座谈会、搞师生联欢,丰富教师业余生活。他还当起了红娘,为青年教师牵线榙桥,组建家庭,11年来14对教师成功牵手,组建家庭。

学校成了家,每天住校教师近50人,他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幸福地生活着。而幸福的意义何止生活得好,更多的是不断成长和实现价值带来的喜悦。

优秀教师多数调入县城工作,分来的都是刚毕业新招录的年轻教师,这些教师怎么才能尽快成为合格的、优秀的教师呢?好的教师都走了,没有带头的了怎么办?高延安校长制定了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和帮扶制度,提出“一年上路、三年合格、五年优秀、十年成师、二十年成家”教师发展目标。

精打细算,花小钱办大事是高延安校长的风格,但在教师学习培训上却舍得投入,把培训当作一种福利,也是对教师工作的奖励,每年都要分层次组织教师赴全国各地学习培训,让教师长见识,先后组织优秀教师约100人次赴全国各地参加学习。他还邀请国内教育名家来校培训。每年组织教师开展一次《我要做幸福教师》《我们的这一年》《我的20条优点与长处》茶话会,每五年开展一届感动校园十佳人物和雏鹰教师评选活动,让教师有成就感、幸福感。

在教师欢送会上和新教师接风会上延安校长语重心长的说,“‘传承头小精神,铸梦乡村教育’这是我们的学校精神,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,是我们成长的精神动力,自身不断成长就是学校的自豪和骄傲,做合格教师就是学校的期盼”,正是这种胸怀让老师们看到自已在这个学校的价值,也滋生了工作动力。11年来,共培育全国优秀教师3人,自治区先进教师和个人4人,市县两级优秀教师22人。调出33人都在每每留恋母校的同时,在其它学校已成为骨干力量,有的还走上了管理岗位。

每到评模、评优时,他都把自己排除在外,他的教师大多在县、市、区、国家级的光荣榜上有名。他常说:“没有好教师,哪有好学校;没有好学校,哪有什么好校长?”教师们常说:“我的人生很幸福,找了一个好单位,遇见一位好领导。”

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,单亲、留守、孤儿占30%左右。面对这样一个教育群体,如何让孩子幸福成长,是一道难解的题。

为保证学生在校吃的香,学得好,他克服各种困难,以服务学生为宗旨,做好学生后勤服务工作。

学校加强食堂管理,本着低成本、保质量、强安全的原则,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饭菜,做到营养搭配,让学生吃得饱,吃得好。为节约伙食成本,提高伙食质量,高延安有新招。学校建起了猪舍,利用剩菜剩饭,喂养肥猪。为了把猪养好,他动员学校的厨师主动承担喂猪任务,采用 “六一”分成共育的方式,既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,又减少成本便于管理,减少了伙食成本,改善师生伙食。为解决住宿生生活用水问题,学校筹资9万元实施集成太阳能供水工程,让学生洗漱、洗脚、洗澡用上了温水。每天睡前加一次餐和播放歌路营8分钟故事,保证孩子在校生活质量。

高延安的学生们享受着幸福的课堂。他积极引进生本教育理念,推行“先学后教、以学定教,不教而教”教学策略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能力。引进新五环课堂教学模式,充分运用设疑自探、解疑合探、质疑再探、实践运用、感悟评价五环节教学法,解放教师,把课堂还给孩子。课堂改革的实施,变化最大是孩子,它不仅让学生的经验得以扩展,潜能得以丰富,减少了学生之间的分化,学生变得自信了,学生们课堂上积极表现,主动汇报,乐于表达,互相分享。学生的能力提高了,学生们愿意学习、主动学习,积极合作,共同提高。

高延安的学生们感受着体育和艺术教育的幸福。他以体育与艺术教育为主体,开设社团活动课程,编制社团校本教材,完善社团活动制度,积极培养学生兴趣,发展学生特长。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,实行自主选择走班上课,相继成立了足球、书法等22个社团,他组织教师精心设计大课间内容,除国版操、校操和校园舞外,将素质操、篮球、跳绳等项目列入课程,落实体育教合教学改革,推行一校一品项目,活动内容丰富多彩,活动过程精彩纷呈!并得到全国体育联盟专家教授的认可。

校园足球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。学校连续六年获县长比赛第一名,六年代表县参加市长杯比赛,2020年参加了一次主席杯比赛,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足球队员。

高延安的学生们享受阅读的幸福。学校落实“晨诵、午读、暮醒”的读书制度,指导学生有效阅读,并通过读书节组织大型诵读展示活动,促进阅读。校刊《山杜鹃》刊登师生的文章、作品,成为师生课余时间最喜爱的读物,被中语会评为国家级优秀校刊,高延安也被全国校园文学社团评为优秀校长的称号。

高延安的学生享受着被爱的幸福。孩子把校长当作亲人,校长把孩子当朋友。在校园,经常能看到孩子们牵着校长的手和衣襟走进教学楼的情形。学校1000多名孩子,他能记住近1/3孩子的名字。

2018年8月,学生王佳洁的父母等六位亲人在一次车祸中全部丧生,只留下70岁的爷爷和12岁的她。开学后高延安看到可怜的佳洁,目光呆滞,胆小怕见人,疼在心头。便和班主任一同家访,劝慰爷爷,与小佳洁沟通,并在学校开展帮扶活动,高延安校长成为佳洁的爱心妈妈。经常与她交流沟通,疏导心理,解决学习用品和食宿费用,定期给零用钱,帮助家里购置米面。终于使佳洁走出阴影,阳光快乐,成为学校足球队的主力。陈佳敏、陈佳丽、辛向梦、李海洋……,得到高延安校长关爱的孩子还有很多。

徜徉于美丽的校园,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书声琅琅,笛声悠扬。这就是高延安编织的幸福的教育,他也享受着教育的幸福!

村民们说:“有这样的好校长,是子孙们福气!”孩子们说:“有这样好校长,我们学习很幸福!”老师们说:“有这样的好校长,我们工作很幸福!”

而高延安仍不满足,牵手师生为办好幸福的乡村教育再铸梦远航。

编辑:李馥含 | 审核:朱楠
  • 顶 0
正在加载...